单机大作移植到手机端似乎已经变成了这几年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了,什么GTA啊,COD啊甚至PUBG(好吧,PUBG也不算单机游戏),一股脑的都往手机端靠过去。可是这些厂商往往都会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游戏在电脑端的操作感良好,不代表在手机端它也能有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各种第一人称游戏,配上手机的触摸屏操作,简直让这些游戏的死忠粉们怎么玩怎么别扭。
1GTA
《侠盗猎车手》系列作为历史销量仅次于《俄罗斯方块》的重量级游戏,会想往移动端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虽然只是一款为掌机平台量身定做的游戏,但游戏的内容与正传作品相比却不遑多让,主线和分支任务的结构,自由度同样相当丰富,包罗万有的武器和交通工具也都是一应俱全,从AK47到火焰喷射器、从轻便的女装摩托到重型卡车,甚至还有在特殊任务当中需要驾驶的直升机以及各类快艇,海陆空一样不少。
可是R星显然已经把重心放到了GTA6上面去了(不存在的)。这款游戏贴着《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招牌的游戏手感实在是不敢恭维,画面方面也没有太多能让人说道的地方。
2《街头霸王》
卡普空以《街头霸王4》系列内容为基础,推出的iOS版对战格斗游戏《街头霸王4:冠军版》。
本作可使用的角色目前有25人。除了《街头霸王4VOLT》的角色之外,还加上了《终极街头霸王4》中的伊吹、达德利、猛毒。但角色的性能不是以《终极街头霸王4》为基准,而是针对智能手机进行了佳化。
很多玩家对于能否使用虚拟按键进行格斗游戏充满了疑问,觉得对于需要“搓招”的格斗游戏来说,虚拟按键的反应速度以及操作感可能远远比不上摇杆。但这款手机端的街头霸王却向我们证明了,在格斗游戏中虚拟按键一样能有优秀的发挥。
3《梦幻模拟战》
作为日式RPG三杰之一的《梦幻模拟战》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在当时的SFC游戏杂志上所刊登的“最希望移植游戏”排名中,《梦幻模拟战》就是其中的一员。时隔多年,这款战棋类游戏,登录手机平台似乎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其手游版本有着和原作一致的战棋玩法,每局游戏需要的时间也不长,特别适合闲暇之余拿出来玩一下。
进入游戏后还是熟悉的套路,看着女神问问题的时候,给我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多少年前,我坐在家用机面前,对着攻略看每个问题的翻译然后认真思考该怎么回答的年月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我看日文已经没有什么压力,可游戏里的字体却已经变成了中文。
游戏的剧情都是全新的,前几代里的角色会作为剧情人物出场主导新剧情的发展(或者客串跑一下龙套)。作为原作党,游戏的画风给我一种亲切的感觉。既保持了画质的精美,又在风格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之前作品的感觉,不得不说制作方已经很用心了。
《梦幻模拟战》系列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其多样的转职系统。各种职业的选择与相互克制。每个关卡要采取不同的战略,不同的地形以及不同的兵种让战场瞬息万变,刚结束新手模式开始打主线的我就已经找回了当年坐在家用机前欲罢不能的感觉。
总而言之,《梦幻模拟战》作为传统的单机作品,其从游戏模式上就有移植手机端的先天优势,再加上其良好的制作水准,实在是不火天理难容啊。不说了,我要回去打竞技场了。果然在taptap上9.0的评分不是骗人的。
4最终幻想
作为史克威尔旗下第一吸金大作,FF毫无意外地也进军了手游领域。手游《最终幻想觉醒》的原作是PSP上的《最终幻想零式》。作为早已经在掌机上试过水的史克威尔来说,手机端的制作相对来说也算比较成熟。
而游戏也贯彻了最终幻想系列的一大特点,用心做CG。在推动剧情和串联关卡的过程中使用CG过场和动画,很能体现“最终幻想”这个IP的对于玩家的意义。人物还是稍稍有些开发引擎带来的麻木感,但是场景还是下足了功夫的,这种设定带来的代入感,让玩家能很快的进入角色。
5NBA2K
《NBA2K》系列的篮球游戏每一年都会出新款,《NBA2K18》在陆续登陆了各大主机和NS平台之后,也把目光投向了手机平台。
在以往的系列中,游戏最主要的玩法还是打篮球,但是在这一次的《NBA2K18》中却有了新的创意。游戏新增了“邻里模式”,这个模式一改从前局限于篮球场的设定,玩家们可以走出球场,跟其他的篮球运动爱好者们一起交流,练球、散步等等,甚至你们还可以互相邀请对方去家里看电视玩游戏!这种社交模式收到了很多玩家的好评,但苦于该模式依旧有很多BUG还未修复,所以即将上线的手机版中并没有保留这个玩法。
结果还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看上去这么美好的模式却没办法玩得到,对此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
看来要从单机大作到手游这个过程,并不是每一款游戏都适合的,如果厂家只是盲目地挑大IP来进行移植,那结果也只是不尽人意的。只有那些真正用心去移植去制作去创新的厂家,才能给玩家带来优秀的游戏体验。
PS:欢迎小可爱们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关注任玩堂微信公众号,更多新游资讯尽在任玩堂
我是82电玩大叔,一名怀旧游戏视频作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接触游戏主机,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手柄游戏也可以理解为家用游戏主机,幼儿园到小学的阶段,大叔最喜欢的当然是任天堂的FC红白机了。
FC平台的经典游戏太多了,即使“最喜欢”级别的游戏,大概也有几十款了。大叔下面大体回顾一下,难免有所遗漏,欢迎大家一起补充、追忆童年。
超级马里奥兄弟无需解释了,可以左右企业命运甚至产业格局的游戏。第一次通关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后来的《超级马里奥3》游戏素质更是超高。
双截龙《双截龙》系列在FC上共有三部作品,1代通关只能单打,2代大叔认为游戏素质是最高的,3代的人物和场景缩水比较多,加入了合体旋风腿技能还是不错的。还有一部《忍者蛙与双截龙》,后面关卡难度简直逆天,不过大叔还是通关了,嘿嘿。
魂斗罗《魂斗罗》系列最爱1和2,经典的30人秘籍流传甚广,还有水下8关的谣言等等。后边的《水上魂斗罗》和《空中魂斗罗》其实是《赤影战士》和《最终任务》,和魂斗罗没有什么关系,《赤影战士》也是非常棒的动作游戏。
赤色要塞FC版的《赤色要塞》是街机平台的移植版,素质却一点都没有缩水,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通关是再美好不过的回忆了。当年觉得一次玩好久,其实最快通关8分钟左右就够了。
与《赤色要塞》齐名的游戏,难度要高上不少,当年很少有小伙伴能够一命通关。也可以双人合作,难度会降低一些。一共6关,实际流程也不长,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总感觉会玩好久。
炸弹人、淘金者这两作剧情竟然是有关联的,没想到吧。游戏类型也都是益智类,小时候超沉迷的,那时很多大人也很喜欢玩。
影子传说这游戏超级难,主人公太脆了,原本以为只是反复循环的。其实按季节救出公主几次,打到几个BOSS就通关了。
西游记有碍于语言障碍以及游戏的隐藏要素设置,很多小伙伴当年没有通关。游戏中加入了RPG游戏的设定,游戏素质还是很高的。
脱狱《脱狱》在FC上其实只有一部作品,后面的都是其他游戏被国产D商附会了名字。游戏只能单人,难度适中,打击感不错。
坦克大战哈哈哈,这个游戏需要解释吗,虽然双人合作更简单有趣,但我生起气来自己的老巢都敢打的……
冒险岛《冒险岛》一共有四作,第四部作品RPG成分很多,但国内玩家接触的比较少。前三代来说,3代最好玩,能骑各种龙。前一阵子大叔录制了3代的一命通关视频,有小伙伴说那条蓝色的龙是冰龙。不可能的,明明是屁龙……
忍者龙剑传FC上忍龙有三部,难度依次递减。游戏素质超高,过场动画小时候都是当电影来看的。现在有了汉化版,想怀旧的玩家可以上手了。
忍者神龟《忍者神龟》系列FC平台有四部作品,前三部是动作类,最后一部是格斗类,可以说是FC格斗游戏的巅峰之作了。前三作比较的话,2代和3代可以双打,1代只能单打,而且很难。
九人街霸这是一款山寨版的《街头霸王》,不过游戏素质可以说是FC平台街霸系列最好的了。招式有模有样,可惜只出了一部。反而是那个垃圾引擎的街霸出了几十部,唉……
松鼠大作战《松鼠大作战》一共有两部作品,2代加入了“合体技”……这游戏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论坑小伙伴的一百种方式》
俄罗斯方块这游戏哪个平台都有,FC版是最早接触的,常常和小伙伴一起玩很久。后来有那种掌机版的,天真的我还以为续作……
兵蜂又名《手拉手》……游戏流程不到半个小时,后期的关卡太难了,通关的小伙伴并不多。前面几关把护罩和子弹加号,对流程帮助很大。
沙罗曼蛇需要说明的是《沙罗曼蛇》和《宇宙巡航机》不是一个系列,大家都被那些D商误导了近三十年。游戏有着独特的武器升级系统,难度不算很高,通关问题不大。
热血系列热血系列可能是和小伙伴联机最多的游戏了,篮球、足球、格斗、躲避球、新记录等等,游戏风格轻松,技能夸张,每次玩都高兴的不行。
霸王的大陆《霸王的大陆》前面还有一部《中原之霸者》,不过说道系统的成熟度和游戏素质,还是2代更好。当年玩的是日文版,硬是试出了每一个指令的含义,通关了无数遍。
火焰纹章外传《火焰纹章》系列是SRPG的巅峰之一,FC上有初代和外传,大叔更喜欢自由度超高的外传,当年也是拿到的日版卡带,没有攻略的情况下通关了。
吞食天地2孔明传吞食天地1代的系统不如2代成熟,小时候的卡带由于汉化的原因会闪屏,有时候还会掉档,但依然无法阻止我一次又一次的通关。八卦阵+计免太强了。
重装机兵独特的世界观和战车系统是《重装机兵》系列的标志,作为系列初代,游戏素质就已经非常出色了。红狼之死是玩家心中永远的通,悔不该抢我的副炮呦。本作在SFC平台有重制版,画面效果更上一层楼,大叔录制的通关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篇幅有限,只能介绍这么多了,其他的恶魔城、成龙踢馆、马戏团、口袋恶魔、唐老鸭、古巴战士、联合大作战、洛克人、封神榜、七龙珠系列等也都非常的经典。
我是82电玩大叔,怀旧游戏视频作者,资深游戏玩家,有各种游戏类问题就快来撩我吧,点关注不迷路哦!